有的裁員、有的關店、有的關門、當然也有的趁機賺錢,市面上后市場賺錢的機會就那么幾個,我想大家天天看的也不少,今天和大家聊聊今年哪些不要碰
1、新開實體店
除非你有什么確定的客戶來源(確保開店后一定給你付費),否則不要自己再去開一家新的修理廠(包含接手轉讓店面)
市場正在洗牌,疫情讓洗牌加速,作為新進入者,陌生客戶沒有多大理由去你家的店
別認為別人關門,就會釋放出客戶來給你,一家店關門,同條街上不知多少老店在惦記那點存量客戶
汽修廠是過剩的,再加上有資本加持的連鎖品牌持續在燒市場,自己獨立開一家店的成功率變的太小了
如果這時候以各種理由轉讓的店面,要不要接手?我覺得可以視作新開店去看待
沒有看清時你要記得:不投入也許是最好的答案,就像疫情期間,對大部分人來說蹲在家里別動就是最大的貢獻
2、修理廠門店SaaS
后市場門店SaaS的賽道關了(也許從來未開啟過)
最早期一批為門店開發軟件的企業賺了點小錢,但當資本開始進入后市場后,門店SaaS就再沒有盈利過
畢竟互聯網改造傳統門店的一大通用路徑就是通過SaaS整合線下門店,但這條路在后市場走的異常艱難
門店端的管理非標、線上化意愿差、付費意愿差,等種種原因就讓前赴后繼的門店SaaS走入死胡同
在供應鏈企業數十億級的融資額下,花錢“免費”布局SaaS成了其“戰略級”需求
沒人會否認門店SaaS的重要性,在整個后市場里承載的是將終端數據線上化的使命,所以才導致門店SaaS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戰略虧損”的項目
所以,認為后市場產業一定會需要門店SaaS這個想法是完全正確的,但已經不是“窮人”的游戲了
3、線上直播
疫情催生的行業線上直播到現在還在播,雖然看似熱熱鬧鬧,但基本全是看熱鬧的。我不看好后市場領域的直播
能看熱鬧說明現在真閑,但隨著全國復工、各方面都開始恢復,絕大部分都會歸位,沒歸位的基本都是已經倒閉關門的
想想非疫情下配件商、修理廠的工作狀態,他們怎么會有足夠的時間和心情天天聽直播?
直播在正常經營環境下,是個偽需求
換句話說,在疫情期間,除了閑就是焦慮,目前這直播數據已經是行業可以做到的天花板了
行業內直播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同質化非常嚴重,聽聽每場的內容大同小異,真正的問題是產業尚未有可以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機構
供應鏈平臺、媒體、連鎖,這些直播主體們并沒有對內容組織、打磨、重構組合的能力,基本都是充當直播的組織者
內容方面大概兩種:
1)、企業老板或高管,這類講師可輸出內容基本就是一堂課,而且是含著濃濃自身企業PR的廣告課
2)、專業講師,把線下課程和課件搬到線上去講,想想原來一場線下課程的招生能力就知道了
這兩大內容來源,決定了線上直播輸出的內容質量的無序、同質、非專業性
針對抖音等新興的視頻和直播平臺的場景,對直播內容的要求是完全不同于原來線下的。而后市場常態下的內容消費習慣,應該是碎片化、場景化的優質短視頻內容
讓修理廠老板干活間隙看一段有趣、場景化的幾分鐘短視頻容易,持續聽一場長達1-2小時的枯燥線上課程很難,要知道后市場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學生年代不能適應長時間聽課的被淘汰者(不要打我,這說的是事實)
4、線上to C交易帶貨
這里的to C是指規模性的(區別于單店集客行為),網紅帶貨賣口紅、賣水果成功不代表賣剎車片能成功
從線上公域(京東、天貓、百度)的獲客成交成本已經非常高,而且汽配的轉換率相對來說要低,好比你在線上拉粉100個,最終購買口紅的有20個,但是買剎車片的只有2個。從產品消費基因上就和消費品差著不只一個檔
這也就是為什么汽配的零售還牢牢的把握在線下場景:4S店、修理廠
而途虎、天貓養車,美嘉殼機油、米其林輪胎等攜巨額投資及流量的to C品牌入場,讓to C領域成了一場燒錢的游戲
以上幾個因素決定,線上汽配to C的小玩家的交易額天花板會很低,比如一個新創品牌線上電商的交易量達到過億已經見頂,再保持持續的增長已經很難
而這類小品牌,流量端受公域流量主的挾持、采購端因集采能力有限(和B2B汽配商差一個量級),還得重金投入做品牌,怎么算都是一筆賠錢的生意
消費品電商早早的已經把京東、天貓定義為品牌陣地,而不是盈利中心了,后市場線上盈利只能靠私域,這個私域的成交路徑也不是to C,而應該是to b
后市場適合電商帶貨的品類有兩個:汽車用品(普適、安裝簡單),改裝(小眾、深度參與、客單價高、容易形成粘性私域)
而普通的一類、二類易損,定位應該以線上品牌打造,to b(修理廠)交易的組合最劃算
5、生態、平臺
零售領域這么多年,最多也就一個巴掌就能夠數的過來的生態型企業
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重度垂直的后市場,最終能承載的生態型企業數量很難超過一個巴掌,大家想想現在后市場喊生態的是不是有點多了呢
生態這個詞,注定是個少數人的游戲,這個游戲名叫“大富翁”
尤其在全球疫情爆發的情況下,不確定性加強,如果沒有阿里巴巴或京東這類企業持續巨額虧損數十年的強悍的融資能力,大家還是現金為王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還是少談生態,多賺點眼前的錢,尤其是2020年,三個月不能產生現金流的產品和業務建議都砍掉。